张学良在回忆蒋介石时华夏配资网,曾毫不留情地批评他:“蒋先生这个人,他不是用人才,而是用奴才……像何应钦那样的人,我绝对不会用,都是奴才罢了!”这是他对蒋介石的直白评价,言辞中流露出对蒋的深深失望。实际上,批评蒋介石的并非只有张学良一人。还有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将领,也给出了相似的评价,这位将军就是薛岳。他晚年时曾简洁有力地总结道:“宁用奴才,不用人才。”这短短的八字,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无奈,对蒋介石的失望,同时也道出了他个人的心酸与无奈。
实际上,薛岳的能力非常突出,连毛泽东和粟裕等人都曾高度评价过他。薛岳之所以能引起毛主席的注意,源自于他在第五次围剿中的表现。当时,蒋介石几次围剿红军都未能成功,而在第五次围剿前,蒋介石气急败坏,决定将薛岳提上前线。薛岳被任命为北路军第三路军副总指挥,同时兼任第七纵队司令、北路军第六路军总指挥等职务,堪称身负重任。事实证明,蒋介石的这一任命是明智的。最终,红军在第五次围剿中失败,被迫展开长征,薛岳的部队则紧随其后,两年多的时间里,红军的主力从最初的8万多人锐减到不到1万人,显示出薛岳的卓越军事才能。
展开剩余83%令人惊讶的是,虽然大家都知道红军进行长征,但很少有人提到薛岳几乎也追了两万多里,算是和红军一起“长征”了。即便是毛主席,也未曾想到薛岳能如此坚持。长征胜利后,毛主席幽默地说:“有劳伯陵兄一路相送了。”这番话中,既有调侃的意味——“薛伯陵,看吧,我们还是胜了,你能奈我何?”也包含着一丝敬佩。毕竟,长征艰难无比,很多战士死于艰苦的自然环境,而薛岳的部队紧追其后,经历的艰辛不言而喻。
在国民党的军事将领中,能与共产党正面交锋且屡屡获胜的少之又少,而薛岳正是其中之一。1949年年底,解放军准备解放海南时,毛主席得知薛岳负责守岛,特意提醒前线指挥官:“遭遇薛伯陵务必小心,不能轻敌。”由此可见,毛主席对薛岳的评价不仅仅是敬佩,更是对他强大实力的深深忌惮。这一评价,粟裕大将也深有同感。解放战争初期,薛岳担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,开始进攻山东。当时,陈毅和宋时轮推测薛岳会进攻沭阳或淮阴,结果薛岳佯攻沭阳,实则目标直指淮阴,造成陈毅等人的措手不及。当粟裕得知淮阴失守的消息时,立刻带兵前去支援,然而已经为时已晚。此战让粟裕更加认识到薛岳的实力,尽管他们是敌对阵营,粟裕对薛岳的评价依然极高:“他是个很厉害的将领,指挥机敏,是国军的一员干将。”
薛岳之所以被毛主席与粟裕如此看重,除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外,还有他在抗日战争中的显赫战功。尤其在武汉会战中,薛岳率领10万大军在万家岭歼灭了日本四个联队,共计1.5万人,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抗战历史上的一个亮点。叶挺听闻此战后,激动地称:“万家岭大捷,尽歼日寇,保江汉,平型关、台儿庄三大战役并列不分。”确实,万家岭大捷是日军自进犯江南以来的最大败仗,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。薛岳凭此战一战成名,成为中国抗战中的英雄之一。
而真正让薛岳的名字在中日两国传扬的,便是他在三次长沙会战中的出色表现。武汉失守后,长沙也陷入了危险境地。薛岳被蒋介石派往长沙,尽管蒋一开始并不打算死守长沙,只是希望能守得住就守住,守不住就撤退。但薛岳不信这种“能守就守”的说法,他以“必守”的决心展开防守。即便蒋介石下令撤退,他也坚决不从。陈诚与白崇禧专程飞来劝他,但薛岳毫不客气地斥责他们。当晚,薛岳给蒋介石打电话,表示若无法守住长沙,他宁愿自杀谢罪,甚至威胁称:“答应了算我抗命,枪毙我!”经过一番交涉,蒋介石最终同意薛岳坚守长沙。
在长沙战役中,薛岳采用了独特的“天炉战法”:一边抵抗敌人,一边慢慢撤退,通过消耗敌人的战力,并通过绕到敌人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和补给线,使日军陷入一个天然的“熔炉”中。最终,薛岳成功将日军三次击退,歼灭10多万敌人,使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从此,薛岳成为了日军心头的噩梦,他们称他为“中国战神”或“长沙之虎”,他的外号“老虎仔”也为人所知。对于日军而言,薛岳几乎成了不可战胜的对手,令敌人心惊胆战。
然而,蒋介石并未给予薛岳应有的重视。在蒋的用人标准中,除了要求是浙江人,还是黄埔军校的学员,薛岳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。即便他战功显赫,蒋介石仍然对他有所保留,这也让薛岳在蒋的心中始终处于不被完全信任的位置。蒋介石的“黄埔系”和“浙江系”人才的偏袒,使得薛岳始终得不到真正的重用。
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后的内战局势中,薛岳与蒋介石的分歧逐渐加深。薛岳认为,既然大家都是中国人,不必再自相残杀;而蒋介石则坚持发动内战,坚决不容许共产党在中国有立足之地。两人在这一点上产生了根本分歧,甚至为此发生过激烈的争论。最后,薛岳依旧领命上了战场,然而蒋介石的逐步不信任,使得薛岳最终辞去职务,回到了广东老家。
1950年,随着解放军成功攻占海南岛,薛岳撤退到了台湾,并逐渐淡出政治舞台。虽然他与蒋介石夫妇的关系曾一度较好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联系也日渐稀疏。晚年时,薛岳常常感慨自己的经历,他提到蒋介石时,时常叹息:“孙先生打天下,是从里往外画圈,越画越大;蒋先生打天下,是从外往里画圈,越画越小。”他认为蒋介石的失败,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没有识人之明,过于倚重狭隘的门阀关系,错失了许多真正的人才。
尽管如此,薛岳依然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尊敬的军事将领,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,他的贡献无人能忘。1998年,薛岳在台湾去世,享年103岁。他的一生,不仅仅是战争的历史,更是智慧与坚守的象征。
发布于:天津市佳禾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